蜜蜂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文化

海豚育儿师棍子棍棒教育不可取家长别盲目追

2024年05月14日 蜜蜂资讯

现在的科学育儿知识几乎让很多年轻的父母奉为“圣旨”一般,都希望能够用爱的教育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。

而在很多八零和九零后的印象中,似乎自己就是在父母的“棍棒教育”下长大的,想起以前挨揍的日子,倒也觉得有些怀念。

换成现在的家长,大多对“棍棒教育”不置可否,因为觉得孩子是用来爱的,而不是用来打的,即使孩子真的犯错了,那么感化TA,对孩子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肯定要比粗鲁地打一顿有效果得多。

但是结果真是如此吗?怕是不尽其然。

复旦大学的教授钱文忠曾经谈到孩子的教育是这样说的:“孩子犯错的时候该揍就得揍,不要以爱的名义让步。那是害了孩子!”

可能看到这里有很多的家长感到疑惑,孩子犯错就要打?岂不是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?又怎么能起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效果呢?

其实家长还真别不信,盲目地追求“爱的教育”,觉得“棍棒教育”丝毫不可取,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隐患。

过度的“爱的教育”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?1.心灵更加脆弱

近些年,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消息,一些孩子本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,却因为与同学的矛盾,因为父母批评了几句,因为考试成绩没有如意,所以最终想不开,做了傻事。

不得不说,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,因为孩子们选择结束生命的理由实在是太不值得。

但又是谁给了孩子们这样一颗脆弱的玻璃心呢?归根结底还是家长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,舍不得批评,舍不得锻炼,最终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脆弱。

2.抗挫折能力差

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总是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好的一切,包括物质生活和教育资源,但往往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勇气培养。

孩子不可能在家长的保护下一直顺顺利利,没有坎坷,不管是学习,还是交友,孩子总会有遇到困境的时候,那么TA的抗挫折能力就显得很重要。

如果父母一味追求“爱的教育”,从来不打不骂,孩子一旦在外面受到了欺负,就会觉得心理承受不了,进而钻进牛角尖。

孩子出现哪些行为时家长应该打就打?1.不懂得尊重别人

“他还是个孩子”,这句话不知道成为了多少熊孩子的保护伞,每当我们看到在公众场所有熊孩子“作恶”的时候,其背后的家长总会说这句话。

其实教孩子懂得尊重别人,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永远不嫌早,因为孩子的三观是需要经过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的。

如果父母总是纵容孩子不尊重他人的言行,那么就会让孩子觉得这就是正确的,从而变成大家眼中讨厌的熊孩子。

当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,家长的适度打骂会起到震慑孩子的作用,会让孩子意识到严肃性,有利于帮助孩子杜绝类似的行为。

2.犯了原则性错误

人非圣贤孰能无过,不管大人还是孩子,这一生中总会不可避免地犯各种错误,但是这些错误有大有小,如果是无关紧要的小错,家长明确告知孩子就可以,可是如果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,家长就不能心软了。

比如孩子偷钱,恶意伤害他人等等,这些错误都不是小错,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制止并且做出惩罚,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,最终会走上歧途。

而如果家长此时给孩子一个狠狠的教训,也会让孩子明白这是很严重的错误,将来也能更好地约束自己。

3.犯错多次

当孩子经常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时,说明每次犯错之后,孩子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所以没有往心里去,才不会改正。

这个时候,家长该打还是要打,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的长教训,记住这个犯了多次的错误将来不能再犯。

当然,棍棒教育也要适度,家长过于强悍和粗暴,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惧怕的心理,更容易犯错,比如家长应该明白哪些情况下不适合打孩子。

当孩子已经明显有了悔改之意的时候,家长是不能打骂孩子,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负罪感;当孩子不是故意犯错的时候,家长也不能打孩子。

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,家长也要懂得适度取舍。

我是幼儿园园长、早教师,传播更好的育儿干货。欢迎关注,您的点赞、转发,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。

(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由于是自己码字,如果错别字请见谅。本账号已开通维权,欢迎个人转载,但不允许抄袭文章,如有必究!

西部学刊

传奇故事编辑部

琴童杂志社

中国民族博览电话

  • 友情链接